
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被皮肤病缠上:湿疹发作时皮肤又红又痒,抓得满是渗液还不见好;过敏一来,浑身起疹子,连呼吸都跟着难受;牛皮癣更是顽固,一块块鳞屑掉个不停,不仅影响外观,还让人身心俱疲。这些皮肤病看似症状不同,实则根源多有相通之处。中医认为,皮肤病多因湿热内蕴、风邪侵袭、气血不和所致,《外科正宗》有云:“夫疮疡者,乃阴阳不和,气血凝滞之所致也。皮肤诸疾,虽形于外,实根于内,或湿热浸淫,或风燥相搏,或气血亏虚,皆可致病。” 体内湿热无法排出,就会循经外发于皮肤,再加上风邪趁虚而入,扰乱肌肤气血运行,便引发各种皮肤问题,若长期不愈,还会耗伤气血,让病情愈发复杂。
从西医来看,这些皮肤病多与免疫系统异常、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。湿疹多是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导致外界刺激物、过敏原轻易侵入;过敏则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过度反应,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,引发皮肤红肿、瘙痒;牛皮癣更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与遗传、免疫、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皮肤细胞,导致细胞过度增殖,形成特征性的鳞屑性红斑。
面对这些难缠的皮肤病,中医里藏着一味 “特效药”—— 苦参。苦参性寒,味苦,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,有着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的强大功效,对于湿热引发的各类皮肤病都有显著疗效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苦参,主心腹结气,症瘕积聚,黄疸,溺有余沥,逐水,除痈肿,补中,明目止泪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亦云:“苦参、黄柏之苦寒,皆能补肾,盖取其苦燥湿,寒除热也。肾苦燥,故补肾者,必择其苦燥者而用之。” 苦参不仅能清除体内湿热,还能杀虫止痒,对于湿疹、过敏、牛皮癣、手足癣、体癣、带状疱疹、痤疮、神经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、外阴瘙痒等,都能发挥作用。不过苦参性寒味苦,用量需谨慎,一般为 9-15 克,个别病情较重的患者,在医生指导下可用到 30 克,但切不可自行加量。因其苦寒之性,脾胃虚寒者慎用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,且不宜与藜芦同用,遵循 “十八反” 用药禁忌,用药时还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配伍其他药材,以中和寒性、增强疗效。
针对不同皮肤病,苦参的配伍也各有讲究。湿疹(湿热型),可用苦参 12 克配伍黄柏 9 克、苍术 10 克、薏苡仁 15 克、茯苓 12 克、丹皮 9 克、赤芍 10 克、地肤子 15 克、甘草 6 克,能增强清热利湿、止痒的功效,缓解湿疹的红肿渗液;
皮肤过敏(风热型),用苦参 10 克搭配防风 9 克、荆芥 8 克、金银花 15 克、连翘 12 克、生地 15 克、赤芍 10 克、蝉蜕 6 克、甘草 6 克,可疏风清热、凉血止痒,减轻过敏引起的皮疹瘙痒。
牛皮癣(血热型),以苦参 15 克为基础,加生地 20 克、丹皮 12 克、赤芍 12 克、紫草 10 克、土茯苓 15 克、白花蛇舌草 20 克、当归 10 克、甘草 6 克,能清热凉血、解毒润燥,改善牛皮癣的鳞屑红斑;
手足癣(湿热下注型),用苦参 15 克配伍白鲜皮 12 克、地肤子 15 克、蛇床子 10 克、黄柏 9 克、苍术 10 克、薏苡仁 15 克、牛膝 9 克、甘草 6 克,可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,缓解手足癣的水疱、脱屑;治疗体癣(热毒型),取苦参 12 克加金银花 15 克、连翘 12 克、蒲公英 15 克、紫花地丁 15 克、丹皮 9 克、赤芍 10 克、栀子 9 克、甘草 6 克,能清热解毒、凉血杀虫,消除体癣的红斑瘙痒;
带状疱疹(肝胆湿热型),用苦参 12 克搭配龙胆草 9 克、栀子 9 克、黄芩 9 克、柴胡 9 克、生地 15 克、当归 10 克、车前子 10 克、甘草 6 克,可清利肝胆湿热、解毒止痛,减轻带状疱疹的疼痛水疱;治疗痤疮(湿热蕴结型),以苦参 10 克为基础,加黄芩 9 克、栀子 9 克、薏苡仁 15 克、茯苓 12 克、丹皮 9 克、赤芍 10 克、蒲公英 15 克、甘草 6 克,能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,改善痤疮的红肿脓疱;治疗神经性皮炎(血虚风燥型),用苦参 10 克配伍当归 12 克、白芍 12 克、熟地 15 克、川芎 9 克、防风 9 克、荆芥 8 克、何首乌 15 克、甘草 6 克,可养血润燥、祛风止痒,缓解神经性皮炎的干燥瘙痒;
脂溢性皮炎(湿热上蒸型),取苦参 12 克加黄柏 9 克、黄芩 9 克、栀子 9 克、生地 15 克、丹皮 9 克、赤芍 10 克、茯苓 12 克、甘草 6 克,能清热利湿、凉血止痒,减轻脂溢性皮炎的头皮油腻、瘙痒脱屑;
外阴瘙痒(湿热下注型),用苦参 15 克配伍黄柏 10 克、蛇床子 12 克、地肤子 15 克、白鲜皮 12 克、苍术 10 克、茯苓 12 克、甘草 6 克,可清热利湿、杀虫止痒,缓解外阴瘙痒的不适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以上用药配伍及剂量仅为个人用药经验总结,不构成用药建议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千人千方,每个人的体质、病情轻重、病程长短都不同,用药也需灵活调整。若患有皮肤病,切不可自行按方抓药服用,要及时找专业中医师面诊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,查配资App,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